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0755 28160800
地址:中国 深圳市 宝安区石岩
      街道水田社区第二工业区
业务直线电话:
(86)0755-28160800
(86)0755-29839665
(86)0755-29839692
业务传真:(86)755 2344-2951
前台电话:(86)0755-29839341 
前台传真:(86)755-2983-9345
邮箱:ytsales@ecccar.com

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之道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1:17 来源:亿百体育 作者:亿百体育官方 [返回]

   

  中国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正在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九大报告说明,中国将建设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转型。可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体系将向更加活跃的长期资金市场、更加开放的跨境金融流通、以及更加信息化科技化技术方法等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方向转变。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金融体系难以避免将面临跨境风险敞口扩大,资产价格波动更加活跃,金融工具和金融组织架构的复杂化,以及全新的科技金融带来新的经营环境。以上种种挑战和机遇,都对金融机构和整体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事实上,近年来出现的金融风险事件也不断表明,中国金融行业提高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迫在眉睫。

  压力测试是现代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提前测试金融机构在主要市场变量发生突变的极端情景压力下其资本充足率状况或资产组合的情况,评估其能经受市场冲击。更主要的是可以帮助国家管理系统重要性的金融风险。如果金融所有子行业压力测试且采用相同的情景假设和近似测试标准,就可从国家层面把压力测试结果进行线性汇总,从而提前发现金融系统中的潜在重大风险。

  目前而言,中国金融行业压力测试实践任旧存在较大可改进空间。比较和学习美国现行压力测试经验,可为中国下一步改进中国金融业的压力测试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当然我们也不是要照搬美国的现行做法,下面我们提到的建议,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面考虑到中国的现行情况和我们制度上的优势,也减少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一些弯路。

  美联储主导的综合压力测试,是针对其境内大型银行控股公司(BHC)和外国银行机构中间控股公司(IHC)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其资本充足性及资本规划过程的监管测试。压力测试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规划行为(股息支付、股票回购、并购等行为),甚至影响公司高层任职。

  定性层面,压力测试包括公司资本规划过程中涉及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机制,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压力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两类,紧急类问题(MRIAs),需要公司在一个月之内提供答复,解释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和完成时间表;缓急类问题(MRAs)需要在三个月之内提供答复。问题解决后,需通过企业内部审计来检查有关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美联储则会选择特定问题进行现场检查。

  定量层面,美联储会基于监管和公司的压力测试,审查公司在正常情景和极端情景下,未来九个季度的资本表现和资本率等指标预测变化。压力测试过程需在严格的生产环境系统中完成,不能利用 Excel 表格来进行计算,以避免计算错误,和人为变更输入变量和计算结果等情况出现。压力测试中用到的所有需要计算数量和提供判断的方法都叫做模型,且模型需要符合一套完整的模型风险管理办法。例如所有的模型需建立模型文档;模型需要风控部门的独立的模型验证;所有的模型必须要进入生产系统;每年还需要对重要的模型重新做验证。模型本身要有一定的有效性,然后根据有效性的大小,匹配不同的资本金来抵御模型的潜在风险。

  从量化指标和定性分析两个维度出发,压力测试明显提升美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控意识。自 2009 年第一轮压力测试以来,美国金融企业的资本金大幅度的增加,从 2009 年第一季度的 5.2%增至 2020 年第三季度的12.7%。金融企业经营稳健性显著提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金融机构整体经受住疫情冲击和长期资金市场波动。这与过去十余年间,美国持续通过压力测试,从根本改变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和大幅度增加银行资本金不无关系。最新测试根据结果得出,即使在美联储的重度压力情景情况下,整个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金比例仍然能达到 9.6%,远高于可持续经营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的 4.5%。

  目前,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水平,无论是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水平还是监管政策,均存在很明显短板。

  尚未对全行业展开宏观审慎压力测试:目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由一行两会负责,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各行业之间是分立的,从监管角度来看,使用的标准不统一,从风险种类来看各项分析相互孤立。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风险具有跨行业传染性,如偿付能力不够与流动性枯竭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风险行业间的传播。忽略金融行业的关联性,就难以全面衡量金融机构风险水平和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国金融体系应该建立跨越各分支部门的全面性风险管理,同时在压力测试的标准上应该强调统一性和全面性。各行业压力测试的情景设计并不相同。这样子得出来的压力测试的结果,不可以进行跨行业,因此也难以管理系统重要性风险。

  缺乏动态压力测试情景:静态压力测试能够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监督管理的机构目前提供的压力测试情景都是静态或半动态,只能基于当前算出的资产负债表对某一情景的冲击进行情景分析,无法很好地反映未来一直在变化的金融市场产生的风险。而境内外行业先进经验多采用的是动态压力测试情景,即基于当前某一事件的冲击,预测未来 3 年后续影响带来的累积性冲击,并对未来 3 年每一季度资产负债表做评估。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在压力测试操作中仅仅考虑到外部风险冲击对金融体系的风险传导,未进一步考虑到金融体系的动态变化可能会引起对实体经济的第二次风险外溢,以及金融机构应对风险进行的操作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反馈。

  暂未达到定性与定量评估并重:中国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多是为了向监督管理的机构报送,着重关注于满足监管对资本金和偿付能力的比例要求。在整个测试的过程中,更关注于最终的结果,而不是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结果中很少有不满足监督管理要求的情况,且大部分压力测试结果未得到一定效果分析。由于一些业务没有包含进去,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风险计量的不足,所以很难判断最终结果到底有多大意义。比如说前几年出现的股票质押风险几乎引起了系统风险;包商银行问题,也揭示了银行同业业务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整体风险可能。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存在不规范问题,特别是对于模型的假设和可验证性方面还有很大不足,未来需要在风险管理的规范性上进行提升。

  定性层面,需要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框架性、风险管理流程的规范性等做评估,用于衡量公司资本统筹能力;定量层面,应基于监管和公司的压力测试,审查公司一般的情况和极端情况未来九个季度的资本表现。使用两个维度的监管标准将使得金融机构不仅注重向监督管理的机构报送材料的数量指标,更能使其对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上引起重视,从而极大的提升其内部治理水平。

  缺乏风险管理系统框架: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过去十年,各大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很看重,付出了很高的成本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并形成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从事后来看,无论是对公司管理还是对于风险管理压力测试都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中国的金融机构宜静下心来,从实际经营风险的角度思考怎么样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性改进和提高管理方式。

  建议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导之下,成立系统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建立统一的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综合压力测试管理标准和办法,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确保金融安全与稳定发展。该中心收集所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所有数据,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帮助中国金融行业建立金融数据标准。利用全行业的力量,集中攻克金融行业关键能力:定价和风险度量,快速提高中国金融业的芯片制造能力。该中心对这一些数据进行集合处理,以相同压力测试情景为基础的压力测试结果可以线性汇总,提前把握中国金融业可能存在的系统风险,这对于我们国家管理系统重要性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和实践意义。

  1. 收集所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数据,通过要求每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供资产负债信息,建立金融全行业数据标准,促使每家公司开展数据治理,保证用于压力测试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收集的数据可以供央行和监管机构,以及学术界进行系统研究,帮助央行研究宏观到微观的传递机制,增强央行和监管机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把控能力。

  2. 系统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利用收集的数据,集中进行独立的压力测试。但这并不是要代替每家金融机构自己做的压力测试,因为压力测试的目的,除了满足国家对系统风险的度量和监管要求,同时,也应该用来提高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能力。系统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提供的独立的第三方压力测试结果可用来对比每家公司提供的压力测试结果。这样可以系统解决目前压力测试仅仅收集每家机构提供的结果,没办法检查每家金融机构是否包含所有的风险,用的方法是不是正确。

  3. 集中全行业,甚至外部专家力量建立一套中国的独立完整的估值和定价系统,以打破中国金融行业在估值和定价系统上关键技术能力不足,大多依赖国外产品的困境。目前,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没有足够多的能力能建立自己的一套定价估值系统,只有充分利用全行业的力量,再加上一些外部专家,我们才能逐步把这套东西建立起来。

  4. 根据每年经济、市场情况提出跨金融行业压力测试情景。美联储的压力测试,主要是提供少量的宏观经济变量,从这些宏观经济变量转换到定价的输入参数,情景扩充,全部由金融机构内部完成。系统风险和压力测试中心可以配合监管机构检查每家金融机构的情景扩充方法和过程。这是我们理解宏观经济到微观企业和对市场影响的一个关键部分。

  5. 所有金融行业用相同的情景假设,压力测试的结果从不同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的结果进行相加。将不同机构的风险相加,让国家金融稳定委快速掌握金融业的整体风险。

  6. 代表全行业与海外主要监管机构在压力测试和系统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交流。

  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防范风险的首要环节。一是要做的是完善公司治理,明确权责,这是公司业务开展的基础;二是对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整体分析框架;三是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对数据来进行维护管理,数据是进行量化风险管理的基础;最后是开发可视化工具,方便业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实践。

  金融危机之后,风险管理的整个框架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做压力测试不再仅仅考虑接下来的 10 天,而是今后的 3 年,而且压力通常不是一次性的,可能一系列连续的事件对公司产生很大影响。另外在做压力测试的时候,需要做出 3 年里每一季度变化的积累性评估,所以每一季度都要披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这种定价不是传统的定价,这被称为未来定价或条件定价。以华尔街为例,的每家公司里,做压力测试通常需要上百、上千人,由于缺乏完整的系统和框架结构,每个人的工作分工很细,做完之后将流水作业交给下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至关重要。

  金融危机之后,风险管理的整个框架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做压力测试不再仅仅考虑接下来的 10 天,而是今后的 3 年,而且压力通常不是一次性的,可能一系列连续的事件对公司产生很大影响。另外在做压力测试的时候,会做出 3 年里每一季度变化的积累性评估,所以每一季度都要披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同时考虑动态风险因素度量,以便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

  借鉴境外监管经验,不光注重压力测试的数量结果,还要重视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也就是定性问题。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光大证券 MPS 事件、广发证券衍生品巨额亏损事件,都暴露出公司内控不足,对于定性合规结果要更加重视。

  压力测试需要覆盖可能发生风险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于不符合监督管理要求的公司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停止业务或融资活动。包商银行事件暴露出对于银行间借贷的监管缺失,广发证券子公司暴雷事件暴露出广发证券母公司对香港子公司新业务风险管控不足,风控系统未实现对香港子公司风险数据的全覆盖,对香港子公司风控要求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内部管控不足,包括财务、组织架构管控不力。光大浸辉采取明股实债的杠杆结构,联合暴风投资收购 MPS 折戟,也暴露出母公司对子公司管控机制不完善,对子公司管控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暴露了国内券商在境外收购中风险控制漏洞。

  风险管理需要对信息做综合分析,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在特定情况下快速做出一定的反应。比如,若公司做的是有价证券的融资业务,可以实时地将有价证券风险计算出来,一旦有客户要融资,便可以每时每刻做决策。反过来若无法计算出实时的风险,便只能根据昨天的头寸做业务,那只能采取非常保守的做法。所以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然后对基层做决策。

  作者李祥林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傅国耕任职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